频繁巨额分红 成千上万员工未足缴五险一金 中乔体育重闯IPO2023年3月4日,中乔体育上交所主板IPO获得受理,公司计划募资10.64亿元,其中,3.48亿元用于鞋生产基地扩建项目,1.29亿元用于研发设计中心建设项目,4.7亿元用于全国战略直营店建设项目,1.17亿元用于信息化建设项目。
时隔12年,曾因深陷商标纠纷导致IPO计划数度搁浅,被外界调侃为IPO排队“钉子户”的乔丹体育在更名中乔体育后再度冲刺IPO。
但失去“乔丹”这块金字招牌后,重启IPO的中乔体育不仅面临着净利润下滑、毛利率持续降低、盈利能力落后于同行的窘况,同时,公司在账面并“不差钱”,报告期实施巨额分红,实控人分走约7.8亿的情况下,却仍没有给成千上万名员工足项缴纳“五险一金”也引发了巨大的非议与质疑。
作为因“碰瓷”NBA巨星迈克尔·乔丹而知名的体育品牌,中乔体育前身最早为福建省晋江县陈埭溪边日用品二厂,属民办集体;2000年6月,经历集体企业甄别及改制变更为晋江市乔丹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公司名称中首次出现“乔丹”,“乔丹”二字也为该公司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品牌知名度扩大;2009年12月,乔丹体育整体变更为股份制公司,并于2010年向证监会提交IPO申报材料。
2011年11月,彼时的乔丹体育成功过会,有望冲击A股“体育用品第一股”,一时风光无限。但可惜的是,由于蹭NBA巨星迈克尔·乔丹的流量,中乔体育陷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诉讼风波,导致IPO半路折戟。
公开信息显示,2012年,NBA篮球巨星迈克尔·乔丹以“争议商标的注册损害其姓名权”将乔丹体育告上法庭,并从中级法院一直打到最高法院。漫长的诉讼,不仅让乔丹体育首次IP0中断,2017年公司二度IPO过会依旧也迟迟没有拿到发行批文,最后再次流产。
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做出裁决,乔丹体育公司第25类服装鞋帽袜等商品上的6020578号“乔丹+图形”商标被撤。同年,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判令乔丹体育停止使用其企业名称中的“乔丹”商号,并赔偿原告迈克尔·杰弗里·乔丹精神损害抚慰金人民币30万元等多项判罚。2021年,乔丹体育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中乔体育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1月,中乔体育及迈克尔·乔丹再次就判决提起上诉。2022年3月,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判令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至此,这场近十年之久的商标纠纷,终于告一段落。
在此次递交的招股书中,中乔体育还特别强调,除特别注明外,招股书中涉及的中文汉字“乔丹”皆与美国前职业篮球运动员Michael Jeffrey Jordan无任何关联。
国产运动品牌李宁、安踏、特步、361度早在2010年之前登陆港交所,而在中乔体育深陷商标“拉锯战”之际,贵人鸟也在2014年成功登陆了上交所,成为A股“体育用品第一股”。
欧睿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运动鞋服市场份额排名前五的企业分别为耐克中国、安踏、阿迪达斯中国、李宁和斯凯奇中国,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5.2%、16.2%、14.8%、8.2%、6.6%,中乔体育未能挤入前五。
盈利能力方面,过于依赖经销渠道的中乔体育同样存在隐忧。据中乔体育此次申报招股书显示,公司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中乔体育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则分别为8.32亿元、7.38亿元、6.95亿元及3.63亿元,呈现逐年下滑的趋势;公司主营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31.99%、29.83%、28.23%及27.51%,也在一路走低。
对于公司主营业务的毛利率逐年下滑,中乔体育在招股书中解释称,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公司为提升经销商的信心,主动降低利润,适当降低折扣让利于经销商。2021年,鞋底等运动鞋的主要原材料价格涨幅较大,导致直接材料成本上升,拉低了运动鞋业务的毛利率下降。到2022年上半年,中乔体育称,一方面鞋底价格高涨,另一方面则是期内销量增加,公司主要产品运动鞋的外包加工比例提高,两大因素拖累了毛利率。
尽管公司对于毛利率下降给与了解释。但值得注意的是,同期李宁、安踏、特步和361度的平均毛利率分别为46.94%、46.06%、49.52%和48.87%,却在持续上升。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品牌、渠道老化的中乔体育毛利率变化趋势与同行背道而驰,差距逐渐拉大,到2022年上半年,已经比行业平均值低了超过20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指出,尽管中乔体育靠着打擦边球的形式,吸引到了不少消费者的注意,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扩大,但长达10年的商标权纠纷也让中乔体育的品牌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打了折扣三亿体育官网,这成为了中乔体育永远无法抹去的阴影。
招股书显示,历年来,中乔体育都有大量员工没有缴纳社保和公积金,但如果给员工补缴“五险一金”,中乔体育本来就持续下滑的净利润无疑将雪上加霜。
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末,中乔体育的员工人数分别为8714人、8710人、10216人、12984人,人员数量持续增长。但同期公司的参保人数分别为7204人、7228人、7482人、8674人,参保率分别为82.67%、82.99%、72.24%、66.8%,下滑明显。尤其是到了2022年上半年,中乔体育未缴纳社保的员工人数已高达4310人,超过了公司员工数量的三分之一。
对此,中乔体育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用工情况属于劳动密集型,较高比例的员工系外来务工人员,流动性很强,部分员工参保意识不强等原因造成了欠缴人数较多的局面。
与此同时,中乔体育缴纳住房公积金的员工数量更低,报告期内分别只有2208人、2370人、2662人、2862人缴纳了住房公积金,缴纳比例分别为25.34%、27.21%、26.06%、22.04%,也就是说,到了2022年上半年,中乔体育未缴纳住房公积金的员工人数已经超过万人。
对此,中乔体育表示:公司员工农业户口及外来务工人员居多,上述员工在当地已有住房,缴纳住房公积金的意愿普遍不强,且仅凭公司单方意愿无法为该等员工缴纳住房公积金。并进一步声称:在报告期内不存在因违反有关社会保险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而被行政处罚的情形。
但与同行服装公司相比,中乔体育未缴纳社保及公积金的人数、占比仍显著偏高。根据《劳动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该条为强制性法律规定,违反该强制性规定放弃缴纳社保的个人承诺或协议无效;而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单位应当按时、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不得逾期缴存或者少缴。
IPO审核中,员工“五险一金”缴纳情况一直是关注重点。中乔体育数量众多的员工未缴纳社保和住房公积金不仅欠缺合理性,亦不合法,或许很难符合“合规经营”的IPO审核条件。
对员工权益如此“抠门”的中乔体育实际上账面并“不差钱”,据招股书显示,公司有超27亿元的货币资金及理财产品,而且中桥体育的老板对自己也十分大方。
招股书显示,中乔体育近年频繁巨额分红。2019年、2021年和2022年,中公司现金分红金额分别为4.05亿元、3.6亿元、4.5亿元,合计12.15亿元。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丁国雄、丁也治夫妇,合计持有公司64.37%的股份。这样算下来,公司12.15亿元的现金分红,约7.8亿元流进了实控人夫妇的口袋。
讽刺的是,账上趴着大量货币资金及理财产品,实施了十数亿的巨额分红后,“阔绰”的中乔体育却仍要上市募资10.6亿元。